簡史

經濟學系於民國九十年成立大學部,並於九十五年成立碩士班,師資與各教學設備在近年都不斷地持續成長。本系設有完善之導師制度,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交流頻繁,我們期許經濟系在成大優良傳統下,建立一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兼具的教學氛圍。讓教學結合理論與實務,使學生得以養成以經濟知識為理論基礎,整合其他領域如醫療、產業等的專業能力,而能順應時代趨勢朝多方領域發展,使學生因而能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在秉持成大一直是企業界最愛的基礎下,我們希望培養大學部學生成為具有基礎經濟學素養,並敬業樂群的社會中堅,而我們同時期望每位研究生皆能成為具有嚴謹經濟分析能力的人才。

教學目標

  1. 本系大學部之目標為「培育擁有人文社會關懷、國際觀、且具有基礎經濟學素養,並敬業樂群的社會中堅」。
  2. 研究所之教育目標則是在大學部的目標基礎上,進一步使學生成為「具有嚴謹經濟分析能力,並能應用於各相關領域的人才」。

圖儀設備

本系為提升教師教學以及學生之學習環境,故重視圖書之購買,每學年度皆分配足夠的經費在此方面,以豐富藏書內容,並加強師生教學研究品質。而本系所購買之圖書、期刊和電子資料庫皆存放於總圖書館,以供全校師生利用,達到資源共享和妥善且高度利用之績效。現有該領域專業圖書:中文圖書約19,389冊,外文圖書約18,416冊,期刊約41種,資料庫系統約14種。 教學設備除圖書外,尚有移動式單槍投影機、文件提示機、手提電腦、電視機、錄放影機、DVD播放器及投影機等。每間上課教室也皆備有數位講桌、無線擴音器、電動銀幕及空調設備,教師可配合使用上述設備,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本系特色

經濟系在有限的人力及資源下以小而美的方式,著重於健康經濟、產業政策及經濟成長等三大領域之發展:在教學上,朝向理論與實務之結合;在研究上,朝向跨領域之議題發展;在社區服務上,加強與當地產業界及政府之交流;在招生上,以積極方式對外招募學生。經濟系發展特色可歸納如下:

  1. 經濟系課程的設計,著重於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使學生未來可以學以致用,並提供學生彈性之選課空間,以利學生發展個人學習興趣。
  2. 因應未來研究趨勢,教師研究朝向整合型計畫,並鼓勵本系教師和管理、醫學及理工學門進行跨領域之專題研究。
  3. 協助當地政府發展觀光文化產業,並提供產業績效評估指標。
  4. 配合教育部繁星計畫,增加更多入學管道,及偏遠地區學生之錄取。
  5. 主動至南部高中進行科系簡介,爭取優秀學生前來本系就讀。
  6. 完善導師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強化導師與導生之間的溝通及諮詢。

學習重點

經濟學是將有限甚或稀少資源做成最有效率運用之選擇的一門社會科學,因此經濟學系的課程可概括五個領域:

  1. 通識教育必修課程領域包括核心通識課程、跨領域通識課程、融合通識課程。
  2. 系定基礎必修領域,包括經濟學原理、總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公共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等等。
  3. 經濟分析工具領域,例如,數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賽局與經濟、經濟發展等等。
  4. 應用經濟領域,計有都市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健康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等。
  5. 自由選修領域,包含政治學概論、社會學概論和開放至系所修習必選修課程等等。

本系學程由通識而專業基礎訓練,然後進入專業領域;結合理論和實證進而深入科際應用經濟學。易言之,乃先奠定經濟科學的基礎學養;再予提昇其開創力和整合力,據此培植經濟領導人才。

生涯規劃

本系側重宏觀層面經濟知識的授受,進而延伸到微觀經濟知識和相關科際學識的掌控。學習有成者,舉凡經國濟民的職事均可一涉。經濟學訓練有素的學生,其前途是無限的。一般而言,經濟學系的畢業生出路頗為廣闊,上可到中央政府財經等部會,下可到公司和廠商各經濟專業部門,介於其間的,如銀行金融機構,地方政府財經單位均需要經濟專才。當然,畢業生還可以在本校相關領域之研究所,甚或到國內外著名研究所去深造。經濟科學源遠流長,旨在探討人類福祉與謀生養活之道。因其對人類社會至關重要,因之,特列為少數諾貝爾獎學門中的一個。乃知,本系學生在經濟學堂奧大有用武之地。

本系願景

  1. 協助學生培養創造思考的能力、領導力及學習適當的溝通技巧,為將來的就業發展與終生學習做準備。
  2. 鼓勵選修管理學院商業分析與政策議題相關的應用研究課程,結合當前的社會需求。
  3. 提倡多元化教育,以擴展學生的學習觀並提高學習的層次。
  4. 擴大學校服務範圍至社區,透過結合兩方資源以進一步更有效地服務居民。
  5. 強化與世界各頂尖經濟研究所機構的學術交流。
  6.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系將致力於高品質的教學環境、課程與師資,並持續著重於學術研究。